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許多父母可能有著類似的經驗,當發現孩子身心發展不對勁時,您鼓起著勇氣帶著孩子走著醫院,在候診間前漫長等待。
當輪到孩子的號碼,您帶著疑慮走進診間,一陣與醫生對話下來,卻帶著更多的疑慮離開診間。
也許您受限於對醫學專業名詞的陌生,也許您不知該如何向醫生問起,也許您如同多數父母最基本的關心般,焦慮地詢問自閉症會不好?過動兒會不會好?什麼時候會變好?這些切身但又難以回答的大問題。
對於第一次經驗兒童心智科、身心科、精神科診間的父母來說,乍聽醫生對於孩子的診斷,無論是亞斯伯格症?自閉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有時彷彿經歷 一場無情的宣判(當然,有部份家長也因此放了心,重心整理了心情,繼續往療育方向前進)。
有時在診間,當醫生又加註了「非典型」「高功能」等這些形容,似乎又讓父母有著一絲絲懸空的心情,一層層的疑慮薄霧,這些到底在說的是什麼?
該不該問?如何問?要問什麼? 當父母再次回到診間時,對於「請問醫生」這件事往往有著些許的卻步,也許是傳統對醫生權威所形成的刻板印象所產生的距離感,或者您已事先預設醫生沒有太多時間回答問題而壓抑自己想問的動機。
就是因為在現有健保體制下,醫生能夠與父母溝通的診間時間太過於短暫。因此您應該嘗試在有限的時間內,優先詢問您認為最重要、最關心的問題與疑慮。建議您進診間前,先練習自問自答。在發出您的問題前,先嘗試想想自己的答案。練習讓自己在相當短暫的門診黃金時間內,發出您所要問的問題。例如
:
「為什麼我考慮讓孩子吃利他能?」
「我想這樣似乎可以馬上看到效果」
「什麼效果?」
「是成績變好,還是自我控制較穩定?專注力較持續?」
「不吃藥,成績就不能進步嗎?」
依此類推,一層一層先自問自答,覺察自已的想法,覺察自的疑慮與困惑。 當醫生告訴您孩子是自閉症(當然其他的診斷也好),在您帶著孩子離開診間前,建議您在當下可嘗試請教醫生「請問醫生,您是否能告訴我,孩子的那些表現讓您可以這麼短時間內就判斷他是自閉症?」(試著深呼吸,以中肯、委婉的語氣,雖然您此刻的心情波動不已)。
當醫生在第一次即倉促地開藥給孩子(無論是利他能或專思達,當然醫生可能已判斷您的孩子為ADHD),建議您「請問醫生,除了吃藥外,您是否可以告訴我,平時在家裡我該怎麼做,才能夠幫助孩子更專心?」 當您再次回診與醫生接觸,建議您在進入診間前,先將您所要詢問的主述問題整理一番,這當中儘可能具體地包括問題陳述、對於該問題您曾經做過的努力、有效、無效及改善的程度。
例如針對孩子在家的專注力,「請問醫生,孩子在家寫功課常分心,東摸西摸,常常拖延到晚上十二點還沒寫完」「我試著將房間的干擾減到最低,並且在旁陪著他寫」『但孩子常常只維持10分鐘專注力熱度,又開始愛寫不寫,請問在家裡我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於時間內寫完作業』。
試著讓自己的問題愈具體,發揮80/20法則,在20%的時間內獲得您所要的80%的答案。
(轉載自《王意中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