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嫺霓 整理
天行者協會在年初邀請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為天星學園的老師和團隊演講,主題是分享亞斯伯格症AS、高功能自閉症HFA、與過動症ADHD+ADD三類族群的特質,傳授有效的教育策略,做為天星學園教師群的寶典。協會認為演講內容不僅有益於教學,對家長或大眾都有增進溝通和平等對待的可能,一起分享好的教育!
一、不同症狀的鑑別與教育
鑑別的目的在於溝通。區辨這三類的異同,有助了解不同的因應策略與溝通方法。醫學診斷是一種溝通工具,千萬不要被醫學名稱限制住了。五個亞斯伯格症的孩子,有五個不同症狀,同一孩子也可能被診斷成三個不同的名稱,知道孩子是AS的知識,並不代表就懂得AS並有效教學。唯有正確的認知,才有機會因應孩子特質,思考課程的結構安排及有效的教育。王老師以蘋果比喻,孩子的症狀就像被咬掉一口的蘋果,每位過動症孩子被咬到的位置差不多;而自閉症譜系孩子的蘋果,被咬到的位置卻都不同。如何辨識孩子差別而有因應之道呢?先從了解開始。
溝通始於了解。AS、HFA或其他自閉症譜系其核心問題是相同的,有別於輕重程度上的差異。AS比起HFA孩子較趨近於一般人;易令人混淆的是ADHD與AS,兩者在導致其核心問題的成因上有基本的差異,例如:造成過動症衝動的原因多半源於生理因素,導致其自我控制力、專注力與活動量過多的問題,對於過動症孩子的生理因素問題,有藥物可以介入處理,幫助改善注意力、提升學習效果;而造成AS衝動性問題的原因,多半源於情緒、認知、理解問題,而非生理因素,因此目前自閉症、AS並無有效藥物治療,多以情緒行為功能分析調整與認知改變等方法介入。
六項因應特質的教育策略
鑑別三類孩子核心症狀異同特質的指標與策略:
1. 注意力與衝動性:
過動症注意力較渙散,學習成就相對低;AS較專注,專注點可能與一般人有異,能專注於他感興趣的細節上,也因此過動症孩子的成績表現,像雲霄飛車忽上忽下不穩定,而AS孩子的成績相對平穩,不是持續高或低就是居中。課堂上過動症孩子常因注意力問題,讓人感覺他很忙,等時間一到卻發現其實沒有進度,所以課堂間需要稍停,到孩子身邊來看看進度;而AS孩子較易有進度,但不同科目因興趣有明顯不同的專注力。如何將AS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引導位移到目標興趣上,讓課程變得有吸引力很重要。
過動症孩子的衝動性較不帶情緒,是自我控制力弱,不管在有無壓力的情境下都易發生,因此在糾正過動症孩子的衝動控制問題時,相對於AS較易調整並願道歉,不過通常沒多大的改變效果;而AS的衝動性多半發生在有壓力的情境下,伴隨AS核心的社交情境認知理解問題,在引導糾正上較困難,必須先了解其引發的情境或認知因素後,才能發揮有效的介入調整。
2. 察言觀色能力:
過動症察言觀色能力弱,是因易分心遺漏訊息,而經常發生錯失訊息而無法達到要求,故需要一直被提醒的狀況,但如果一直口頭糾正仍無效果時,建議座位安排盡量不要靠門、窗,減少分心情境,再加上行動式的非口語提醒(如:走到旁邊輕敲他的桌子;動作提醒該做的事),幫助其上課穩定。
AS讓人頭痛的是其對訊息解讀發生錯誤或扭曲,導致不認為自己有錯與人爭辯的情形。當AS自認為據理力爭,還被不斷被糾正錯誤時,最後容易落入情緒爆炸的紅色地帶,大人最好先冷處理,等AS冷靜後再俟機討論。
3. 情緒反應與脾氣:
過動症孩子的脾氣較易抓到點,通常是被刺激到,情緒常一次發洩出來就過去了;而AS孩子脾氣來時,通常不太清楚在拗什麼,這時大人往往更想要問清楚。提醒的是,自閉症譜系的孩子在溝通和理解情境上本來就是其核心困難,在情緒中常搞不清楚是怎麼了,這時大人沒覺察,還讓他一直面臨質問的壓力,會讓他雪上加霜導致情緒更混亂,脾氣如連環爆一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時最好先同理AS的心情,等其情緒穩定後,安排角落空間與孩子單獨對話,慢慢疏導情緒,引導學習適當的正向替代行為。
4. 面對新壓力情境時的反應:
過動症孩子對於新情境很興奮,探索沒有界線;而AS面對新情境會焦慮;對於自閉症譜系孩子而言,焦慮本身從學齡前期開始就一直揮之不去,因此如果要評判孩子的進步程度,焦慮程度是很好的觀察指標。比如孩子都要坐固定座位,結果位子被坐走了,以前可能會很不自在,現在可以調整改到別的座位,就表示孩子進步了。新的教學環境中同時有過動症及AS孩子,初期地上該有箭頭標示的動線引導製作。為了幫助彼此快速的適應,許多硬體設備最好固定,避免過動症孩子因衝動性問題而將室內桌椅、物品等移位,導致AS孩子的焦慮指數升高而引起雙方衝突。
5. 人際社交情境的反應:
過動症孩子有人來瘋的現象,人越多越興奮,一點也不會焦慮,反而引起大人的情緒反應;自閉症譜系孩子,在人際社交能力是其核心弱點,他們對於人群沒興趣,加上又不太懂得適當表達—不會聊,不知道聊什麼?也看不懂別人表情,情緒辨識力非常弱,因此很難在社交上持續與人對話下去,因為不知如何持續對話而焦慮,導致後來可能開始出現到處亂竄、自言自語或靜不下來的情形,而讓人誤為是過動症。
6. 語言與溝通能力:
過動症孩子相對於AS較易溝通,但總是不按牌理出牌,想到什麼就講什麼缺乏組織性,話題很多,但通常與之對話的人,不是很想聊這麼多話題,或者聽不懂他在聊什麼;AS孩子較趨近於一般人,較無語言遲緩的現象,表達較流暢但很固執,想講什麼就一定要講什麼,易與人爭辯;HFA則常有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即使到高年級或國中階段語言表達還是有限,自閉症譜系的孩子話題通常單一,聊完就易出現無話可講的窘境。
因此,在訓練不同類的孩子在社交與溝通對話時,有不同的重點:面對過動症孩子,要訓練其溝通對話與思考的聚焦能力,幫助發展對話的組織性與主題性深度;對AS孩子則相反,家長和老師可多透過自身經驗的分享,幫助AS放射性思考,延伸拓展其思考與話題的廣度。
二、天行者的班級經營與管理
這三類孩子共處一室時,大人對孩子的特質無清楚的認識與了解,不當的情緒行為管理,易引發全體孩子的情緒連環爆效應,但若能有清楚的概念,與個別的深入了解,上課就好像在跳一場曼妙的舞蹈,進退自如,摘要班級的經營策略:
1. 教育的正向肯定與彈性變通
為維持平穩和諧,建議大人多說具體、肯定的正向話語。尤其當孩子有正向表現時要立即給予定回饋。鼓勵非口語提醒的走動式教育,言詞要中性,不要說「你在幹嘛?眼睛看這裡」,如此會讓孩子情緒更大,走到他身邊,作非口語式的提醒即可。對天行者最常用的話是:「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例如:做該做的事,眼睛看我/做該做的事,課本翻到第?頁…。為強化孩子的正向表現,對於HFA把他的好表現錄下來播放給他看,他會很容易複製好表現;對於過動症者錄影的行為可能會讓他更專心,但對AS而言知道被錄影情緒反應會更大。總而言之,三類天行者在同一空間中,老師彈性變通的能力非常重要。
2. 負向態度的介入策略
三類孩子對於機車老師的反應:HFA較溫和少有不良態度;AS主要卡在固執性的適應問題上,而過動症孩子的負向態度若經常碰到教師不當的回應,到國、高中時易延伸為對立性反抗。青春期都會在意面子,因此提醒大人不要太機車,不要期待罵孩子就會改變,避免當場盯孩子、不準時下課、不叫名字、不理會孩子的情況發生。當孩子分心時,不要以制止的方式,改成「你幫我過來一下,作…事」,導引到其維持注意的方向;若看到孩子做不該做的事,不要直接制止,因為制止他就立即做下去,可說:「你在做什麼?」幫助孩子覺察自己的行為,也避免問為什麼,而落入爭辯的情形。
3. 結構化的教學策略
課程的時間、空間、流程方面結構化。結構化對於HFA、AS為使其安心,對於過動症則是為了使其有效率。例如:上課前有緩衝時間,可以聽音樂或做靜態的活動,並將靜默時間變成固定的結構化儀式,並且有課程時間表,教室內也有時鐘讓孩子清楚看見,透過視覺化提醒策略,幫助孩子在課程間的轉換與切入。此外,臨時或變動性的安排需要提前預告,並要注意預告時間點的選擇及判斷,如有戶外課要考慮是否對某些人講?某些人什麼時間講?如何講?大部分孩子需要預告,及預告時間的適當性。
4. 建立關係要投其所好
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年齡發展與喜好,學習累積關注的話題,做為拉近關係的工具,從觀察學生的話題中,找出可以演變成全體共同討論的話題,若孩子只講一個話題時,就要開發新話題。
5. 因應固執性想法的原則
自閉症譜系的孩子容易有固執或焦慮的情形,例如預告變動狀況、落入辯論卡住的狀態轉不出來,這時反而要繞外圍相關話題,如:孩子擔心坐飛機掉下來,可引導到飯店設施、民宿、美食很好玩,來幫助孩子卸下緊張焦慮的情緒。另外,AS會在意輸贏,而過動症若無競賽式活動容易覺得無聊,因此課程設計分組在因應比賽或不比賽,是個考驗。面對一群愛比、一群不愛比的學生,設計適當比賽規則,怎樣公布比賽結果,或者如何設計激勵物的排列組合,課程設計要注意平均分配每個孩子的優勢能力等,教師都要有相當的彈性,當孩子執著時,師長的執著就要更鬆一些,幫助孩子擴張灰色地帶的彈性空間。
6. 情緒反應的處理原則
泛自閉症孩子情感表達能力弱,會因為無法適當表達情緒而容易有生氣的情況,大人需要覺察孩子狀況做好事先預防。面對孩子生氣時要夠淡定,先想好可接受孩子生氣的底線在哪?(趴著?趴多久?你會有情緒?在角落你接受嗎?) 要先想好,細節準備要比孩子快,才能夠搶先在孩子情緒反應前掌握班級氣氛管理,如果允許孩子在角落生氣時,要讓他知道是老師允許他如此,不然會變成縱容,縱容與包容僅一線之隔。當自己當下有情緒時,不要罵小孩、打小孩,許多概念原則在動輒打罵的過程中就失去了。要避開孩子情緒的當下,尤其是自閉症譜系的孩子,因為他不太會說,若孩子動手了,要思考的點是他有表達的困難,而不要解釋為攻擊行為。多同理他、幫助他說出內心的話和重點,注意在引導孩子情緒宣洩後,要適度幫助孩子回饋整理,協助他對自我情緒行為反應的覺察與了解。
7. 適當的座位安排與分組
座位安排,是判斷教師班級經營能力的指標,從其中可了解老師對孩子特質的掌握與瞭解程度。因此怎麼坐?坐哪裡?和誰坐?都需要考量。例如:一字排開或是U形或ㄇ型?一字排開,要考量間距離夠寬,若採U形或ㄇ型,教師要走動式和互動性教學。分組要幾人一組?那些人一組?建議過動症與AS盡量分開,座位呈對角線安排,過動症與HFA可在一組,過動症往前坐,AS盡量往後,避免互相干擾,HFA可作為兩者間的緩衝。
8. 桌面淨空原則
桌面淨空原則對於過動症者是考量專注力問題,對於AS則是於情緒衝動時的安全性考量。對於影響過動症或HFA專注力的桌面物品可以適度移開,但對於AS桌面物品不要輕易亂動,避面陷入僵持的情緒狀態。此外操作性課程需要之危險性品如剪刀、美工刀等,建議由老師統一管理,過程中最好有課程陪同者,避免視線死角。
9. 建立問題解決的資料庫
解決課室內教學情境問題的五個思考步驟:
A.停,什麼問題?
B.有哪些方法?
C.哪個方法最好?
D.做做看?
E.做後,反省可行嗎?是否需要調整?
問題要先想好,回顧過去教學經驗、搜尋網路、書籍資料,或者透過同儕教師的討論回應,都可幫助自我成長,在面對孩子於課程中不看老師、嗆老師、不進教室、或者窩在角落時,老師要怎麼做?教師要能隨時調整、更新策略。
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abacharli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