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星星隨筆 - 20060516 手札

20060516 手札
文 阿不

作者簡介:
       第一屆「我是誰?他是誰?」徵文活動佳作獎得主。為亞斯伯格症者。國中念美術班,大學曾就讀建築系,自言對「空間中關於人的紋理」更感興趣而轉至社會系。此篇手札從常用的筆,談到亞症者最頭痛的溝通問題,文筆中有獨到觀察。

一、
在駕駛座撿到一隻鉛筆。應該是某次我的包包沒關好掉的。
我一直偏好使用鉛筆。大約國小高年級的時候,可能是因為中學考試和作業都要求使用原子筆,於是「用原子筆」似乎變成一種長大的象徵,很多同學都喜歡使用原子筆並且洋洋得意。不過,我還是只習慣鉛筆和紙張摩擦時的獨特觸感。(果然我也不喜歡改變嗎?)

用鉛筆也有很多不同的習慣。小時候學畫,一個老師說,學素描第一件事情是學削鉛筆,用刀片慢慢的、一點一點地削,像是某種修養性靈的儀式一樣,最後削筆蕊時,要一邊輕輕轉動鉛筆,讓蕊尖呈現漂亮的錐形。

國中的老師反而不太要求這個,一位教水彩的老師甚至還幫我們買了一種非常特別的碳筆:截面呈六角形,拇指般粗,十來公分長,沒有木頭覆蓋,透體都是蕊,外頭再自己用紙捲上一層,避免沾了手指污了畫面。這種筆用起來有一種拙趣,就像在用書上才看得到的,那種麻繩捲著一塊石墨的、原始的筆一樣。

到了大學,圖學的老師要求鉛筆得用削鉛筆機削得很漂亮,而且每三四筆就要再削過,畫鉛筆線時一邊畫要一邊緩緩地轉筆,這樣出來的線條粗係才會勻。當然這是畫硬線圖的時候。

另一位老師上課喜歡用一隻削得微扁如鴨嘴的鉛筆,他說這樣子,要粗的線條要細的線條都可以輕易地表現出來,似乎是把麥克筆用法應用到鉛筆上了。我相信我以後還會遇到其他不同的、有趣的鉛筆用法。從這些習慣應該也可以約略地揣摩一個人的觀點與態度吧。

二、
又,想到前幾天中寮的外國宣教師,用很誇張的語氣不停強調一件他無法置信的事情:其實也不過就是一個大學生,在宣教師說「please give me a pen.」時拿了一支鉛筆給他。雖然說,外語能力應該包括該文化的思考邏輯,但是憑著這樣的事情,就要非難這個學生的外語能力實在是難以讓人接受啊。似乎有很多的基督徒都很難接受差異性?或者說,有很多的人都很難接受差異性,只不過某一部分的教義讓基督徒可以理直氣壯地排斥與自己不同的人們。

中寮最近發生的另一些事情,稱不上太糟,不過跟我也扯上些關係,總之不是太愉快的經驗。就是誤人子弟的事情啊,傳道娘認為目標是放在「組織起教會自己的青少年音樂敬拜團隊」,所以不是很願意收教會外的孩子;而社區關懷站的幹事認為,不管從宣教或是社區工作的角度,都應該接受社區內非信徒的孩子。意見相左總是需要溝通,只是溝通的過程通常不會太順利。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唉。

後記(20130724):這是2006516日的手札。
那時中寮長老教會的重點,正從九二一地震後的災區重建,轉型成社區關懷與互動。而我在中寮教會教授青少年低音吉他與爵士鼓。雖然我覺得自己對這些樂器並不太在行,但青少年剛開始學習時,引導他們一些練習方法與彈奏概念,應是行有餘力的。文中所謂的「誤人子弟」指的就是這回事。


第一部分是在自己駕駛的汽車裡,拾獲一枝鉛筆,想起幾位老師在鉛筆使用方法上的差異。第二部份則是將差異延伸到其他的領域裡。第二部份看起來似乎有些抨擊基督教的味道,其實不然。文中多多少少帶著個人的情緒,但仍然儘可能地站在客觀的立場,希望在文化差異之間,能採取類似相對主義的理念,尊重彼此不同的觀點與想法,無論是在語意學(英文裡的pencil不屬於pen的集合,但中文的「鉛筆」,卻是一種「筆」啊)、宗教信仰、或其他事務上,都應當如此。我認為此乃是溝通時的基本法則。這,大概也是泛自閉症候群(甚或,是所有人)都需要學習的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