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玲課程紀實
廖老師呼籲的教學策略:
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
編輯部的體會是:說教易忘記、身教易記住、投入就學會。
社交技巧課程除了師生的垂直關係,更重視同學間的水平互動關係的學習,而角色扮演和活動遊戲就是目前火紅的翻轉教育和日本共同學習成功經驗的寫照,共同呼籲孩子在同儕關係中經由探索、遊戲、分組合作和實驗的做中學,體驗學習的樂趣與成效。愛,就是把學習的權力還給學生!
學年危機理論
艾利克森(E.H. Erikson,1968)發展出一套人類如何形成個性的理論,假設從嬰兒期到老年期,經歷了八個人格發展的階段(嬰兒/幼兒/學齡前/學齡/青少年/成年早/中/晚期),他稱這些階段為危機。有三個階段發生在就學期間,敎師的任務是:如何教育新生代在面對各時期人生逆境時,能善於將危機化為轉機,以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
成就VS自卑的危機(6-12學齡兒童期)
學生會尋求能作出獲得他人尊重的成果或成就的方法。創造出一種自我價值感,而因此消除自我的自卑或能力不足感。學生必須藉由獲得較高的成功率,來維持他們在教室的一些價值感。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
自我身分認同VS角色混淆的危機(12-18青少年-青春期)
一個人必須經歷認同,對自己環境有所掌控的感覺,並經歷成就的獲得。教師必須了解團體能夠提供學生經歷認同、控制以及成就的機會,並利用這些被激發的動機以達成學習成果。無法滿足這三項需求,會有許多學習者覺得被拒絶、無精打采及無力,因而產生動機與行為上問題。以下教室活動,可以提供獲得認同、控制以及成就的機會。如:美術、自傳式回憶、合作活動、作品展示與展覽、討論、戲劇、即興創作、示範、個人作品檔案、角色扮演、說故事。
親密VS孤立的危機(19-30成年早期)
要放棄部份自我,以發展和他人的親密關係。要學習如何和老師、父母以及同學相處,是此階段主要任務。與父母師長的良好關係,指的是「垂直關係」(Hunter,1989),它滿足了學習者對安全感、保障以及保護的需求。與同儕之間良好的關係,指的是「水平關係」,這關係可以滿足學習者對於歸屬感的需求,也讓他們能够學到和練習到重要的社交技巧。
社交技能是教育的一部份
進入學校後,無法成功經歷「同儕團體」的水平關係或建立友誼的態度與技能,會造成不良的結果。這樣的失敗通常被稱為社會拒絶。被拒絶的小孩較易變得具攻擊性與易騷擾別人,也會感到強烈的孤獨感,在青春期與成年期會面臨情緒障礙。艾利克森認為,在每一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解決了核心問題之後所產生的人格特質,都包括了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正向積極品質發展,就會算完成了階段的任務,逐漸實現了健全的人格。社交技巧可被教導,使此被同儕接受。有效互動所需之一系列特定技能(Webster- Stratton,1999) 觀看同儕並覺好奇、提出適當意見、回應他人、有禮貌要求參與、分享、輪流、傾聽同儕的想法。
理想VS現實
老師(家長亦同)要解讀干擾行為訊息的功能。行為觀念的改變需要時間;教適當的替代行為而非“禁止情緒的出現”;正向的行為增加、負向的行為減少;吸引孩子主動參與;接納孩子的“不完美”表現。每一項看似簡單但是要正確解讀和判斷孩子的行為訊息,真是要有愛心和智慧!
與同儕互動成功的經驗
要讓孩子運用社交技巧時有成功的經驗,孩子才會有成就感。才會知道原來真的有不同的選項可使用,結果是好的,才能改變孩子的信念。好方式,透過不斷練習,從陌生、不熟悉,到孩子累積足夠的成功經驗,自信地運用自如。
註:廖老師在青少年組的宇宙班曾用“做漢堡學妥協”,教社交技巧課程,讓人大開眼界。老師準備了奇異果、柿子、玉米等多項材料做漢堡。性格較衝動的大孩子馬上把不愛的奇異果拿走,接著有討厭柿子,又一人拿走玉米,就這六七樣被拿走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漢堡。大家意會到如果每個人都堅持己見,就會搞到什麼也沒有。所以有人就把奇異果、玉米放回去,但仍然有人持己見不放回東西,最後做出『有料』但『不好吃』的漢堡。好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親身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不再是孤伶伶的了。他們知道,某些時刻需要退一步妥協,對於不肯妥協的人也給予尊重。身為課程中一位大亞斯的母親-花媽,在網路上分享這經驗,她說:凡事傾聽,且不要只聽單方聲音,這堂課若非經過老師解說,孩子回家會不會只是說:『上課好無聊,只是做漢堡,漢堡很難吃!』
~ 社交技巧非與生俱來,需要學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